Thursday, December 23, 2010

2010:农民工不“慌”折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新华社南宁12月24日电(记者 王秋凤)当两年前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时,众多农民工辗转“珠三角”“长三角”,焦灼地找寻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一些人还不得不收拾行李踏上归程……当时的他们,多么慌张。

      然而,时间仅仅过去一年多,进入2010年时,农民工们已经开始淡定地对工作“挑三拣四”,还有人在老家过起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日子。到底是什么原因,让2010年的农民工有了如此底气?

      2010:民工不再“慌”

      说起2009年初前往东莞打工的经历,老韦至今仍一脸无奈:“在东莞,我们找了好几天,还是没厂子愿意要我们几个年纪比较大的人,最后只好回家了。”

      不过如今,老韦已经在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一家制鞋厂找到了工作。“找这个工作可没那么麻烦,我看到报上有招工信息,打了个电话厂里就要我了。这里不错,离家近。”老韦高兴地告诉记者。

      高兴的农民工可不止老韦一个。今年8月,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在当地媒体上连发三天招工广告,提供800多个就业岗位,“不限学历,不限年龄”,不少曾经像老韦一样在2009年初曾为工作发愁的“大龄”农民工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佳林2010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园内企业招到足量工人。“整个广西用工形势都很严峻,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招工。”王佳林说。

      事实上,“用工形势严峻”的还远不止广西,从东部的广东、浙江,到中部的安徽、湖北,以及西部的甘肃、青海……在一些人还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大量农民工滞留“珠三角”记忆深刻的时候,“民工荒”已然来势汹汹,从东部蔓延至中西部。

      对企业来说是“民工荒”,但对农民工来说,这却意味着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2010年2月底3月初,正值春节后用工高峰,记者在南宁等地采访发现,不少农民工明显比往年自信:“今年的经济形势比去年好,去年我们都挺过来了,今年,更加不担心。”

      一年来的经济发展印证了他们朴素的判断。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9月GDP同比增长10.6%,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一年之内,供需反转,让农民工们有了对工作“挑三拣四”的底气:年轻的农民工希望找一份“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而对上了点年纪的农民工来说,“离家近”成了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工资谈判上,他们也更为自信——南宁不少农民工已经把薪酬定位为1500元/月或以上,而往年,这一定位大多停留在1200元/月。

      一些民工甚至更为潇洒,走上了与当年“洗脚上田,远走城市”相反的返乡之路。“现在在外打工挣的钱也不比家里多,不如早回家看看机会,要是在家乡找到门路,明年就不去打工了。”12月初,南宁火车站一名刚从深圳返乡的农民工说。

      经济结构调整,助长不“慌”底气

      “工作好找了,致富路子多了”,这是记者采访过程中听农民工们说得较多的话。在专家们看来,正是近两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给了农民工不“慌”的底气。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当前我国低端劳动力市场正迎来“刘易斯拐点”,低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已经有所改变,未来这一市场将出现重要的结构性变异——必须涨工资劳动力供给才能增加。

      刘元春说,目前我国市场导向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启动,区域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向中西部转移,就地就业格局有所改善。而这在就业地域选择上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机会。

      还有专家认为,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47642亿元,增幅为9.3%,快于GDP9.1%的增速,占GDP比重也达到43.4%,逼近第二产业46.3%的占比。

      农业这一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也可吸纳不少劳动力。桂林市资源县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县委办公室主任吴龙源告诉记者,资源地处大石山区,山高路陡,自然条件差,以前1/3的农民依靠打工维生。近年来,随着当地西红柿和红提两大农业产业的发展,不少农民工返乡创业,资源已经开始由“打工大县”向“返乡创业县”转变。

      资源县并不是一个孤例。在广西,农业产业正朝着“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方向发展。桑蚕、西红柿、茉莉花……科学种养技术的推广,使得这些原本不起眼的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了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期间,科技带动的农业产业化让广西2073万农民人均增收473元,创造就业岗位57万个,促进劳动力转移126万人。

      不“慌”≠“无忧”,深层调整将继续

      然而,专家认为,民工不“慌”并不等于“无忧”,事实上,制约农民工就业的因素依然存在,经济结构调整甚至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这必将是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认为,当前的劳动力问题,严格地说,不是整体短缺,而是低工资农民工的短缺。

      钟茂初说,“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一是高消耗产业结构向低消耗产业结构的转型;二是物质消耗产业向服务产业的转型;再者则是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果按这一调整方向,农民工可能由于其教育背景而无法适应相应的新岗位,由此可能出现农民工需求不足、新兴产业人手短缺并存的状况。

      钟茂初分析,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农民工本身无力承担职业培训的成本,雇佣企业承担相应培训成本则存在“为他人做嫁衣裳”的风险。对此,钟茂初建议,各级政府应担负起农民工适应结构调整的培训的责任。

      刘元春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刘元春发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西部转移的过程中,出现资本投入比例大幅上扬、劳动密集度削减的趋势,而并不是单纯地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加之东部产业升级力度进一步加强,这都不利于对劳动力的吸纳。

      刘元春提出,服务业的发展将是未来调整就业结构“很重要的一个突破”。对此,他建议,我国应进一步推动一些垄断性服务业的市场开放,加强家政服务、教育服务等行业的市场规划和市场体系的培育,加强相关税收制度改革。

      专家认为,目前虽然我国低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出现变化,但内在制度性问题仍未根本解决。“不少企业以廉价劳动力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经营模式依然未改变,工资形成机制中农民工依旧处于弱势地位,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刘元春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