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精彩持续。目前,观博人数已突破4800万人次,平均每天的入园观众数超过40多万人次。每天那么多的人从世界各地、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上海观博,而且持续184天,对于人口密度已经很高的特大型城市而言,是个巨大的压力。上海,如何应对?
世博运行:以观众的需要而变,千方百计改进服务
“成功、精彩、难忘”,是上海世博会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主体是广大的观众。有了这样的认识,面对每天60多万的人流,得到的不只是压力,更多的还是服务的机遇。不断听取观众意见,随时改进服务,成为世博服务的一个导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多次表述:改进服务没有止境。我们的工作也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做到世博不完,改进不止,直到 10月31日 晚上11点30分。
在世博园区采访,记者有一个突出的感受:世博园天天在变化。
以观众的需要而变,是世博园变化的主要特点。从4月下旬世博试运行开始,世博园区的管理者就注重收集观众、参展方的反馈意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及时加以改进,不断改善参观环境,千方百计使参观者感到方便、安全,从而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园区秩序越来越好了。
试运行期间,有观众反映:世博园太大,走得很累,园区内应该多些休息的地方。很快,世博园内的休息区域多了起来,不仅加了长条凳,还加了遮阳伞。进入6月,在园区的多个区域,还出现了遮阳广场,巨大的遮阳篷内,除了休息的长条凳,还加装了电风扇……至今,世博园内的座位由最初的4万个,增加到了11万个。
排队,是世博园的普遍现象。为了让排队的人群更有序,排队的设施也一改再改。5月,许多热门场馆前还只有排队的栅栏,随着天气的渐渐炎热,这些栅栏上增加了遮阳篷,逐步地还增加了电风扇、排风扇和一大批喷雾降温设施,包括大功率喷雾鼓风机、蒸发式冷风机等设施。8月初,上海最高气温达到 40摄氏度 ,创了入夏以来的气温最高值。由于在遮阳棚内大都安装了这些设施,同时放置了100多箱冰块,以辅助降温,经测试,沙特、日本、德国等热门馆排队区域,大棚内温度比大棚外普遍低了5到10摄氏度。
排队的管理也更加人性化。由于一些热门场馆的排队时间长达三四个小时,根据观众的提议,这些热门场馆增加了机动通道,专门为需要临时出列的观众提供服务,也为紧急救护提供了便利。观众离队后返回,原有位置给予保留,受到了观众的普遍好评。
园区餐饮服务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开园之初,观众反映餐饮费用太贵,于是,园区通过下调税收、减收费用的办法,让餐饮企业让利于游客。
有一些小细节让人感动。在世博指挥中心有一次晚上9时的例会上,世博局局长洪浩得到一个报告:法国馆区有一处草坪,老是被踩。勘察下来,是条捷径,所以游客老是往那儿走。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就绿化改‘硬化’,铺成路,请游客走近道。”
提高服务者的服务水平,也是世博会不断改进服务的重要内容。志愿者是世博园区流动的风景。至今,已有8个批次的60万人次的志愿者为世博提供服务。尽管每个批次的志愿者服务时间只有15天,但是,为了让每个批次的志愿者保持较高的服务水准,世博志愿者的服务培训从严要求,除了班级培训,还加强岗位实训,并实行 “多一天”工作方式,即前一批志愿者晚一天离岗,后一批志愿者早一天上岗,通过以老带新、言传身教,确保新上岗志愿者在正式上岗前全面掌握各项岗位技能。与此同时,志愿者还实行知识共享,鼓励收集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至今,已集纳的系列应讯解决方案已形成世博志愿者 “知识库”,成为每一个志愿者的“服务宝典”。
难能可贵的是,园区的管理者初步摸索出了大客流的预测引导规律,使宏观服务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园区制定了大客流三级预警和应对方案,明确不同客流下的具体处置措施和应有的指挥体系。甚至建立了预测第二天入园人数的“数学模型”,有力地支持了应对大客流的指挥工作,使客源组织更加科学,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有效均衡了客流。
城市运转:全市上下总动员,确保世博园区内外同样精彩
不仅仅是世博园,上海全市上下总动员,努力让世博园区内外同样精彩。世博园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地区,每天几十万人次的客流往返于世博园,且持续时间长达半年,最大的挑战是:世博交通保障与日常交通的正常运行两者如何兼顾。
数据预测显示,世博会期间往返世博园区平均日客流量为40万人次,高峰日客流量达60万人次,再加上每天30余万工作人员的流动,这是个庞大的数字。这对已经非常拥挤的上海城市交通而言,是个巨大的考验。有人曾经建议,通过“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来缓解交通拥堵。不过,这一方案至今没有采用。“举办世博会,上海的交通还是比较顺畅的,比想象中要好。”上海市民这样评价。
公共交通及其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世博会开幕之际,上海已有11条地铁线路投入运行,同时还有42条世博专线1000余辆公交车投入使用,大大方便了观博游客的出行,也减少了大量机动车出行的压力。
今年初,上海多部门联合制订了《上海世博会交通保障方案》,实施“整体保障,突出世博”,遵循集约化的交通理念,力争让90%以上游客通过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及团体客车等集约化交通方式入园,以减少道路交通压力。如今,这样的目标已经实现。游客通过公交、轨道方式到达世博园,内环以内为30分钟,内外环间45分钟,外环外近郊区60分钟,远郊区也只需90分钟。
公共交通的运载能力与作用日益显现。目前,上海的轨道交通日流量为500万人次以上,7月下旬达到672.4万人次,这是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今年第十五次创下客流新高,也是网络化运营以来第二十八次刷新单日最高客运量。为了缓解主要交通枢纽站点客流集中买票难的情况,轨交系统的职工甚至背着包到游客集中的站点入口直接售票,从而大大避免了人流的拥挤。为了有序地引导客流,上海还采用了全新的信息化系统。
许多游客情不自禁地感叹:上海真漂亮、真干净。为了维护城市的清洁、美观,各区县建立了特别的运行机制。长宁区是上海的西大门,该区市政市容环保组通过整合机构,与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中心合署办公,各单位紧抓作业、管理、执法、联合巡查、联动协调五个环节。同时,各单位领导组成联合巡查组,采取“合署办公,集中巡查,现场指挥”的工作模式,每天对全区范围内的主要景观道路和重点区域进行集中巡查,现场指挥处置,从而实现了世博会运营期间市容环境保障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平安和谐是世博成功的首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建立军地联合指挥机制,不断加强客流信息研判和预警,全面落实世博园区出入口管理、周边巡逻、重点部门警戒、重点场馆秩序维护、交通管理等工作。同时,通过以点带面,全面加强社会管控。除了强化爆炸物、剧毒物品等的管理,对公共交通安全进行了特别防范,全市11条轨道交通线出入口安检实行全覆盖。
与长三角地区联动的“环沪护城河工程”产生明显效果。在已确定的34个道口和44个水路卡口,三地公安民警一丝不苟地实施安检,前两个月已查获各类嫌疑人2892人,各类违法车辆662辆,各类违禁物品16784件,劝返船舶698艘。
经济发展:用好用足世博契机,精心谋划“世博后”文章
进入8月,上海连续35摄氏度以上高温,暑气逼人。上海市各级领导在俞正声、韩正等率领下,兵分多路,深入世博园区、交通枢纽、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基层一线,检查防暑降温工作,向冒着酷暑辛勤工作的广大劳动者表示亲切慰问,要求确保世博园区运行平稳有序,确保全市人民群众安全度夏,确保城市正常安全运行。
一手抓运行世博,一手抓运转城市,成为上海市各级管理者的现实状态。世博开幕以来,上海市领导的工作量激增,各个国家馆日,兄弟省市的活动周,书记市长们经常一天几档活动,尽管如此,上海的日常工作未受影响,每周的市委常委会、学习会照常举行,市政府工作会议按时召开,市领导们深入基层的调研活动接连不断。在日前举行的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上,俞正声同志深情地对广大干部说:“我们用了8年多的时间,花了这么大的精力来筹办一届世博会,决不能让世博机遇与我们擦肩而过,必须结合‘十二五’规划和‘世博后’谋划,抢抓时间,用好世博成果,用足世博机遇。”
“世博寻宝”行动开始启动。上海各区县干部纷纷到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参观,认真寻找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新的产业发展增长点。上海特别组织了出席馆日活动资源库,吸纳相关政府部门、智库、民间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参与,有针对性地安排他们参加相应的馆日活动和其他交流活动,以促进区县的国际合作。黄浦区领导通过“学博效应”,提出外滩金融集聚带规划建设要借鉴世博、以人为本、规划长远、实践最佳。
如何面向未来城市和未来市场,应用世博科技和文化交流成果,占领产业制高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成为上海各级政府的一大追求。最近,上海市政府召开加强金融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工作会议,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金融企业参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新兴产业的融资。
民生工程也全面推进。7月,上海先后放宽了经适房的准入条件,第一批获得经适房的市民开始选房。按照计划,今年,上海的保障性住房新开工面积占全市住房新开工量的比例将达60%,达到1200万平方米。通过“市区联手、以区为主”的建设机制,进一步扩大廉租房受益面,全年新增廉租房受益家庭将达2.1万户。与此同时,经适房的准入标准也将进一步放宽,公租房的制度建设也在抓紧制定。
运行世博不松劲,经济发展不停顿。浦东是世博园的主要所在地,世博园区面积的3/4在浦东,园区管理运行的工作量很大。在服务保障世博的同时,推进发展转型。全区上下集思广益,深入开展“十二五”规划的研究讨论,各方面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抓投资、抓项目、抓招商、抓服务。至今,上海的经济运行整体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预计完成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将达1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幅度23.3%。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表示,浦东借力世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进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做到办博与建中心相互促进。(记者 吕网大 谢卫群 孙小静 沈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