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7时10分,丰台区抗战雕塑园公交站全是等车乘客。69岁的宛平城社区居民张广明也站在公交站上,却没有排进候车的队伍,等了几分钟,一辆77路公交车进站,张广明快步向车门口跑去。
车门一开,第一个走下来的是手拿盲杖的任师傅。张广明伸出手说:“来!任师傅,挽着我。”任师傅下了车,右手挽住张广明的胳膊,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天,“今儿车挺顺的,没堵。”
任师傅是中国盲文出版社的盲人员工,每天早上他乘公交车到站后,都由张广明带着他穿越两个十字路口和一个农贸市场,步行500多米,前往宛平城内的工作单位,下班后再由张广明送上回家的公交车。“我没有手机,因此我们事先约好,任师傅站在车门口,好让我及时发现。”张广明说。
他们从车站往西走不到50米,就是个十字路口,车流和人流密集。
6年前,就是在这个十字路口,张广明碰到了任师傅。“2005年有一天,我送孙女上学回来,就看到任师傅独自一人站在十字路口中间,手拿盲杖左探右探,汽车的喇叭声刺耳,几乎是贴着任师傅过去。”张广明回忆说,他当时走到马路中间牵起了任师傅的手,带他过路口。交谈中得知任师傅在盲文出版社工作,每天乘公交车后,都需要步行一段路才能到单位。张广明就说:“我以后每天接送你上下班吧,你一个人太不方便了。”
随口说出来的一句话,张广明竟然坚持了6年!不管刮风下雨,无论春夏秋冬,每个工作日的早6点钟,已经退休的张广明都和老伴定时起床,吃完早餐后从家里出发,张广明接送任师傅,老伴送孙女上学。7点10分以前,张广明一定会出现在车站,等候任师傅。张广明说:“我坚持宁愿我等他们一小时,不让他们等我一分钟。”为了这份坚持,张广明尽量把自己的事安排在周末,有时候不得已要在工作日去医院,张广明也让老伴去接送任师傅。
“开始我不忍心麻烦他一天天地接送,张师傅却说,‘我带着你走又快又安全,还不会闷’。”任师傅说。跟任师傅熟了,张广明得知还有他两位盲人同事也乘公交车上下班,张广明又主动地接下了护送周爱华上班和陈茜下班的任务。
周爱华住家远,路程长,公交车经常堵车晚点,而且她那趟公交车与任师傅不一个站台。每天,张广明将任师傅送到单位后,急匆匆返回再接周爱华,有时候难免接不到。后来,张广明的儿媳妇有条件送孩子上学,张广明和老伴一商量,决定由老伴专程接送周爱华。
由于周爱华下车没“准点”,老伴身体又不好,因此张广明送完任师傅后,仍然要去替换老伴。昨天,张广明在返回途中和老伴碰上了,老伴左手挽着脚蹬高跟儿皮靴的周爱华。“以前我不敢穿高跟儿鞋,怕路上不方便。现在有了张师傅和他老伴来接我,我天天都能穿高跟儿鞋。”周爱华笑着说。
“今天太顺了,以前弄不好要等近一个小时。”张广明说。有时周爱华早上参加社会活动,但没有及时告知,张广明等久了着急,直到回家打通周爱华的手机后才放心。“我没接送前,小周有一次没听清楚报站,一下子坐到了杜家坎,还有一次走晕了,走到一家饭馆里了,最后还打了110。我呀,就是怕他们发生这种意外。”张广明说。
一路有说有笑,没多久就到了出版社。此时,时钟指向7点40分。“明天见。”周爱华和张广明道别。
“盲人生活是很不容易的,通过我的接送,你看他们高高兴兴的,我瞧着心里高兴,感觉更充实;如果是看着他们拿着盲杖左右划拉,或是磕了碰了,我心里难受,堵得慌。”张广明说。
接送的时间久了,宛平城很多人都知道了张广明,也有人向他开玩笑,“您接送盲人是包月还是包年,给您多少钱?”张广明都笑哈哈地说:“这是我的亲人,要什么钱啊!”
生活充实,心情愉悦,退休后的张广明身体更好了。“退休前我一检查,大夫说心脏病、糖尿病、脊椎病有一大堆,而现在我心脏比以前好多了,血压也平稳了。”张广明说,现在孙女在寒暑假也经常和他们一起去接送盲人,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关爱盲人的行动中来。
本报记者 董长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