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显然已经是国内的品牌赛事。就是这成就“最有特色赛道”的泥石流,从建国以来,仅6次大型泥石流灾害,便夺走了200余条东川人的生命。这也迫使东川走上了一条艰辛的“泥石流防治之路”。
距离东川铜都镇20公里的蒋家沟,是世界上最佳的泥石流观测、实验和研究场所。中国科学院在此设立泥石流观测研究站。
东川的泥石流防治模式,能够带来什么启示?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如何开展观测?他们又取得了那些经验?8月17日,云南信息报记者走进东川这座天然的“泥石流博物馆”,探究其中的奥秘。
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最早执行观测任务的1#观测楼建于1981年,当年距离沟底有10余米高,但因沟道中泥石流的冲击已完全倾斜,幸好出事的时候,观测楼已经废弃七八年。
悲痛的泥石流记忆
7年前,东川政府大力宣传他们的“泥石流汽车越野赛”,今天这项知名赛事,被当做东川的名片来使用。一个月前,越野赛车在东川泥石流遗址留下的轮胎痕迹,已经模糊。
更早一些的时候,东川还有“铜矿”这张名片。在清朝乾隆年间就能年产铜6000多吨。
然而时至今日,东川的小江流域、乃至金沙江流域的森林被那时候土法开矿、土法炼铜毁之于尽,生态系统遭受毁灭性破坏,加之小江区域处于地震频发区,以及山高谷深容易形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泥石流带给东川人的伤痛记忆无法泯灭。
记者从东川泥石流防治所了解到,自建国以来,仅6次大型泥石流灾害,就致使200余东川人死亡。
“整个东川本身就是一个泥石流博物馆。”昆明市东川区水务局水保办主任王军告诉云信记者。
王军,曾任东川泥石流防治所所长。近30年的时间,他一直工作在泥石流防治的第一线。戴着一个瓶底盖那么厚的近视眼,穿着短裤,8月17日王军坐在办公室接受了云信记者的采访。
据王军介绍,东川水土流失面积1309.56平方公里,占到东川总土地面积70%,东川被列为泥石流Ⅰ级危险区(极端危险区)。
久病成医产“东川模式”
“久病成医”,东川和泥石流的关系就是这个样子。
“泥石流是完全可以治理的。”与国内专家所称的“地质灾害的不可控性”的观点不同,王军对云信记者坦言,他认为采取工程治理和生态治理的方式,完全可以治理泥石流。东川已经对危害较大的30条泥石流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治理,“按照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方针。”完成了工程造林1587公顷、封山育林24766公顷,建成泥石流拦沙坝123座、固床坝138座、谷坊1011座,拦蓄和稳定泥沙3.6亿立方米。
在泥石流治理领域,“稳-拦-排”被称为“东川模式”,这些年来,东川一直在坚持用该模式治理泥石流。
据东川泥石流防治所一名工作人员说,这个模式“享誉世界”,但他同时也说不出,这个模式在其他什么地方被成功复制。记者也没有打听到这方面的情况。
陈循谦,原东川泥石流防治所副所长。他认为东川防治泥石流之所以取得成效的关键是“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不因领导班子变动而变化。”此外,深受泥石流伤害的当地百姓,对治理泥石流抱有极大的热情,愿意投工投劳开展泥石流治理,也是东川泥石流防治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治理30多条沟需要2亿元
“防治资金投入不足,使灾害防治工作得不到持续发展。”王军认为,对于泥石流的防治,资金是最重要的。
云信记者从东川水务局了解到的情况是,在东川,目前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治理、山地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数量和规模远远不足,这使得东川生态建设还只能在小流域范围内开展,治理效果不明显。
没有固定的水土流失灾害防治资金,这也给东川泥石流防治工作增加了困难。已建工程得不到进一步的正常维修巩固。
王军介绍,今后东川生态建设、水土保持、泥石流防治工作的重点及远景规划,首先是城市后山和小江中游河谷两岸,30多条泥石流沟的进一步治理和维修巩固,至少需要治理资金2亿元。争取“小江流域综合土砂灾害治理与生态环境修复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支持。
被迫走上“泥石流防治之路”的东川,注定这条路并不会平坦。
东川模式
稳:是指在小流域上游,封山育草、植树造林,削弱水动力条件的参与,减少地表径流,固土稳坡,防止坡面侵蚀。
拦:在沟床内,选择有利地形,构筑泥石流拦截坝,拦蓄泥沙,减缓沟床纵坡,提高沟床侵蚀基准面,稳定坡脚。
排:修建排导槽,束水攻沙,使泥石流按照人们的要求排泄,达到保护下游城镇和农田的目的。
东川泥石流记忆(部分)
●1954年7月26日 蒋家沟泥石流堵断小江,历时20天。
●1964年6月14日 东川石羊沟发生泥石流,死亡8人,毁坏农田300亩。
●1977年7月2日 东川汤丹普车河一带,暴发泥石流,冲毁公路桥一座,损失粮食200万斤。
●1984年5月27日 凌晨4时35分,东川铜矿所在的因民沟发生泥石流,短短20多分钟,就有117人被砸死或淹没,30多人受伤。
●1993年8月31日 汤丹镇发生滑坡泥石流,造成兴隆水电站严重受损,7人死亡,伤3人。
●2001年7月9日 东川区因民镇因民矿区选矿厂后山发生滑坡,约3.8万立方米的山体突然下滑,冲毁并掩埋了3幢房屋,造成41人被掩埋。
[1]
走进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
科学家如何研究“洪水猛兽”
雨季,是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最为忙碌的日子。
东川泥石流研究站位于东川蒋家沟,距离昆明城区200余公里,海拔有1320米。这里面积48.6平方公里、主沟长13.9公里的蒋家沟是一条高频率泥石流沟,平均每年暴发15次泥石流,最高达28次。这是世界上最佳的泥石流观测、实验和研究场所。今年以来,蒋家沟已经暴发了5次泥石流,其中7月22日的那场泥石流,是今年截止到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场。
检测“体质”
摸透“猛兽”脾气
还未进入研究站,首先进入视野的便是遭到泥石流破坏的蒋家沟。沟的一面属昆明东川区管辖,另一面属于曲靖会泽的地盘。当地的居民,骑车摩托穿过沟里到达对岸。
8月17日,蒋家沟放晴,不算繁忙的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博士张金山,抽出时间带领云信记者,了解他们的工作。
研究站现有的19名工作人员,博士占了三分之一。他们的研究领域涉及泥石流形成、运动、预测预报、防治和泥石流活跃地区环境修复等。
如果将“泥石流”比喻成一个“猛兽”,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它的习性。就像对一个人外在特征的基本判断,是胖还是瘦,是高还是矮。
在蒋家沟,随便一次泥石流发生的时候,科研人员要做的事情除现场观测外,还要将泥石流取样带回实验室,进行细致实验。张金山博士介绍,通过他们自行研制的泥石流活体采样设施,可以取到运动中的泥石流样品。通过取样可测得泥石流的“重度”,据此参数,可以得到泥石流含沙量的信息。之后,样品还需要做颗粒分析,将样品分为从100毫米以上直到1微米的各个级别。泥石流的冲击力也与颗粒大小有关系,研究站掌握的结论是,泥石流里面含有较大颗粒,那么它的冲击力通常会较大。
监测雨量
观测“猛兽”水性
“对泥石流运动和流体特征进行观测,其它方面的观测也不可忽视。”张金山博士认为。
来到海拔2000-3000米的蒋家沟上游,记者看到了科研人员进行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势和土壤隙水压力观测。
为掌握不同植被对泥石流物质来源的贡献,东川站修建了6个径流场。径流场代表着林地、裸露地、农田等植被,里边种植着银合欢、剑麻等植物。方法是,将一块固定面积的坡地圈起来,降雨时,坡地表面的土壤会被雨水冲刷下去,水和泥沙都被收集在径流桶中,将水沙样品送到实验室继续分析处理,通过测量含沙量和泥沙颗粒大小,分析降雨对土壤的侵蚀能力。
土壤水分仪,被插入地里。用来测量径流场的渗透能力。这样的情形,类似于人们高烧的时候,医生拿温度仪测量体温。不管是否有降雨,都需要每年测量三次。每天9点、14点、18点半进行测量。
在蒋家沟的上游,监测得最多的是雨量,约15个雨量筒,被安置在那里。在几年前,测量雨量是采用自制的雨量计,委托当地居民进行检测。最不靠谱的的情况是,“老乡有时候忙农活,会忘记换雨量纸。”张金山说,现在采用的是自动的雨量计,自动记录,直接传回实验室。
听诊声音
预报“猛兽”出没
关于泥石流的预报,其实有很多方法,张金山认为还不够成熟。譬如在蒋家沟就很准,一般只要下雨达到预报标准就会发生泥石流,但是拿到其它地方不一定会很准。我国的泥石流绝大部分是降雨型泥石流,泥石流的预报主要靠的就是雨量监测。
泥石流的预报,要判断的是泥石流会不会发生?除此之外,还有泥石流的警报,这是指泥石流在上游已经发生时,可以通过仪器监测到,这时发出警报,通知大家赶快跑,因为泥石流冲到下游还有一段时间,这就为危险区的人们逃生赢得时间。
泥石流警报方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已经有仪器制造出来。泥石流发生时,在沟里面的振动很大,对地表也会造成振动。根据这个原理,制造出泥石流地声警报器。给政府部门赠送了一些,有些仪器已发挥了关键作用。另外,还发明了次声警报器,就是收集了泥石流发生的声音是什么样?这种声音出现时,那应该是泥石流发生了。
“云南的泥石流类型,绝大多数是雨水类泥石流。”张金山认为,对该类型的泥石流,做深入研究,无疑有助于云南泥石流的防治。 云南信息报 记者 薛永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