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身体验 揭开“三超”利益链
中安在线讯8月23日,本网报道了蒙城县一些石料厂的运输车存在严重超限超载,而没有得到有效治理的问题。一个星期之后,记者回访发现,超限超载现象在蒙城境内基本被遏制。但据业内人士反映,在这条产业链的中、上游淮北、宿州境内,车辆绕行躲避检查,“黄牛”操纵利益,相关部门监管不力,被指“内幕重重、猫腻多多”。致使公路治超“源头管理”仅成口号。
“下游”:蒙城全力阻击超载车
本网报道了蒙城治超中出现的问题后,从8月26日开始,蒙城县成立了由政府办、纠风办、公安交警、交通局、公路分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流动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并从公安交警、交通、公路等单位抽调30人组成三个路面巡查执法组,24小时不间断巡查,重点治理公路超限超载现象,取得显著效果。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省道305蒙城段不仅变干净了,路面也显得干净、宽阔了,一路上也看不到超载的大型车辆过境了。
据过往车辆司机介绍,在蒙城与淮北市濉溪县交界的赵集,蒙城增设了一个检查点。杜绝超限超载车辆从305省道进入蒙城县境。但刚一出蒙城县境,记者就看到严重超载的大半挂停在路边,还有部分车辆在附近卸货。
未经检查处理的超载车辆通过206国道埇桥超限超载监测站
“中游”:“黄牛党”活跃 每月交2000元畅通无阻
“下游”治超效果明显,但是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蒙城建设还是需要大量从宿州符离集等外地购进石料。那么,这些石料又是怎么运输来的,“中游”和“上游”的情况又是怎么样?8月31日中午,记者沿着石料运输的线路,从蒙城县沿305省道直奔符离集。
过了蒙城县后便进入了淮北濉溪县,但与蒙城县境内不同的是,记者沿途看到拉载石料的车很多,其中很多是挂农用车牌照的超载车。“农用车核载吨位一般是1.5吨,但实际上这些堆满车厢的石料,至少有30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有公司保护的严重超限超载半挂车
记者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运输石料的大型货车,前挡风玻璃上都放着一块“XX运输”、“XX公司”的牌子。那么,这块小牌子到底有什么作用,背后是否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一位业内人士的介绍下,记者与一个“大半挂”司机取得联系。这位司机介绍,别小看了这块牌子,它的“威力”可不小,可以保证超限超载车在本地畅通无阻。
大半挂司机拿出了一份与“XX车队”签订的协议,协议约定:甲方是“XX车队,乙方是大半挂司机。乙方必须自觉服从交警、交通、公路等部门指挥管理,必须自愿拿出2000元作为保证金;甲方在乙方不违法的前提下,保证其在本地畅通无阻。甲乙双方必须保证通讯正常。
“既然你服从管理,而且不违法,本身就可以畅通无阻,为什么还要向他们交2000元保证金?”记者感到不理解。这位司机说,实际情况与协议约定的并不一样,交2000元保证金其实就是为超限超载交“保护费”。“交了这笔钱后,我们每次发车前只要给他们打个电话,他们就会及时告知路面执法巡查的位置,所以执法队很难查到我们。”这位司机说,一旦知道执法人员要过来了,就立马将车子停在路边,锁上车门走人。等执法人员走远了,再回来开车。如果真被查处了,这些“黄牛党”还会帮他们摆平。
执勤人员拦截超载车辆,并未看见如何处罚
“上游”:“源头管理”成一句空口号
听说现在超限超载车辆一般是选择在晚上跑路,于是在8月31日晚上,记者赶到石料生产源头——宿州市符离集。在符离集周边的山场,记者看到漫山遍布了采石场,每个采石场里都停了拉石料的货车。不过,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超限超载车“源头管理”并不到位。
一位采石场老板告诉记者,他加工出来的石料是论吨卖,每吨十八、九元。“农用车等小型车一般都装30吨,陕汽德龙等大半挂,每次都要拉100多吨下山。”这位老板介绍,每天他的采石场有卖三十多车石料。据其估计,在符离集像他这样规模的采石场大约有上百家。
据了解,从今年3月份起,我省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启动源头治超专项工作,治超从“路面”延伸至“源头”。根据这一要求,省交通厅等9部门联手出台了源头治超方案。
不过,符离集多位采石场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并不是按照货车的核载吨位发货。“车主或者司机愿意拉多少,我们就卖给他多少。他超不超限、超不超载,不关我们的事。”一位采石场老板告诉记者。
记者通过现场采访,发现实际情况跟采石场老板说的一致。“125吨,2250元。”在一家采石场,记者听到过磅员高声对拉石料的司机喊道。
路上随处可见等候卸货的严重超限超载半挂大货车
记者全程体验:超载车一路轻松过关
8月31日晚上18时左右,记者通过“关系”,在宿州市符离集一石料开采加工厂登上一辆前来装货的半挂车。司机介绍,他每天至少往返蒙城一趟,一趟至少装运120吨石料。
晚上11点左右,装满石料的车子从山场下来,行驶比蜗牛还慢。司机说,不能开快,否则失去重心刹都刹不住。
9月1日凌晨一点多钟,大半挂通过宿州市过境公路收费站,记者看到,这个庞然大物经过收费站时,站里的工作人员并不关心它是否超限超载,票面显示收费30元。
几十分钟后,大半挂驶近206国道埇桥超限超载监测站,工作人员把车辆拦住。但检查询问的不是关于车辆是否超限超载的情况。
“费用交了吗?”
“明天来交钱吧,今天我没带钱。”司机回答。
“现在交吧!”
司机表示钱没带够。
“不行,靠边!”执勤的工作人员示意。
“这不是刚到月尾吗?明天交吧。老板今天没跟车,我只是司机,天天都跑,照顾照顾!明天老板来交。”司机求情。
几经讨价还价,司机既没有交“费用”,也没有“靠边”,而是“接近”顺利地通过了治超站。
司机介绍,平时一般是每个月月头向监测站缴纳2000元或者3000元,取得一张票据,凭这张票据本月内在这个治超站可以通行无阻,“除非有‘特殊情况’”。
过治超站几公里,在新汴河上有一座公路大桥,桥头竖立着一块“限重30吨”的警示牌。司机说,这车石料,加上车辆的自重,至少达到160吨。车辆经宿州市外环,驶入305省道,车辆在路边停下。“一是车要加水,二是轮胎要降温”,司机说,车子太重了,轮胎损毁严重,“我这一辆车,天天这样拉货,每月换轮胎至少要花费13000元。”加水点的老板告诉记者,一辆车加水一次5元,一天一夜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
下半夜,车辆驶入省道305淮北市濉溪县境内,在南坪镇上,右转进入一条记者不知名的小路。司机说,前方蒙城境内305省道“查得严”,现在必须经这条路转入另一条省道经濉溪县五沟进入蒙城县境内,到石料厂卸货。
符离集周边山头到处石料开采场,车辆正在装货。从这里出去的货车无不满载而归
深度揭秘:公路“杀手”背后的经济利益链
一辆辆超限超载的大型货车,被人们称为是公路“杀手”。那么,是谁让这些“杀手”上路的?除了管理措施不到位之外,隐藏在石料背后的经济利益链,也是驱使“杀手”上路的重要原因。
一位多年从事石料厂生意的老板跟记者算账:以18元每吨的价格从符离集装车,运输到蒙城后的价格是37元每吨,终端销售价格是42元每吨。运输方中间差价每吨有19元,但如果按核定的吨位30吨计算,一车石料只能赚570元,而来回的油钱就要700元,肯定亏本。如果超载,达到120吨的话,就能赚2280元,除去1000元钱油钱,还能赚1280元。
“同样从符离运输进价18元每吨的石料,我们邻县涡阳就可以卖到80元一吨,几乎是蒙城石料价格的两倍。”这位石料厂老板介绍,因为治超力度较大,临近的涡阳县超限超载现象就明显好的多,“跟我们一样的半挂车,拉一趟货基本在50吨以下,车辆损耗低、人员不疲惫、效益不降低。”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治超”到位,石料的终端销售价格会上去,但石料厂的各方效益可得到保障。他最希望的是,“能一碗水端平,大家都不超限超载了才有平等的商业竞争,安全行驶第一位才能充分尊重生命,这样公路减少损毁,国家节约公路养护成本,治超的目的就不难实现。”(本网记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