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京市规划局公布了对白下区未来20年的总体规划意见,其中2010—2030总规公示,太平南路将成为国内顶级珠宝街。近期,太平南路就要改造升级,向国内顶级珠宝商业街迈进。
提起太平南路,南京人都知道这是一条繁华已久的商业街,但对于它的历史,特别是它因何成为商业街的,却知之不详。那么,太平南路作为一条道路,究竟从什么时候就出现了?从南京建城开始,它是否就出现了呢?它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商业一条街的?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戎丹妍
那时的南京都城
离太平南路很远
今天的太平南路,是位于南京市白下区的一条南北交通干道,北到中山东路(大行宫路口),接太平北路,南到建康路。自北向南与之交汇的道路有:科巷、文昌巷、常府街、马府街、白下路等。是一条非常悠长而忙碌的老街道,车来车往,店铺林立。这样一条繁忙的街道,它究竟已经存在多少年了呢?
记者采访了南京民俗专家王涌坚先生,他曾经对太平南路的历史进行过研究。他告诉记者,从目前的资料看,虽然太平南路在南京很有名气,但它的年纪并不是很大。
南京最早的建城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灭吴而建的越城,而太平南路是否可能就出现在当时?王涌坚表示怀疑。王涌坚说,关于越城究竟在南京何处,其实一直存在疑问。据一些考古专家考证,越城应该是建在如今的雨花台附近,那时雨花台一带就在长江边上,长江是军事不发达时期最天然的防线,后来楚国修建的金陵邑、东吴的石头城也都是建在长江边上。资料上记载,金陵邑故址,就在今天的八字山和清凉山之间,而东吴的石头城可以确定就是在清凉山周边。
而太平南路和这些地方都还有一段距离,那时的太平南路估计还属于城郊,应该不会出现繁华的商业街。
不过,南京大学历史系专家蒋赞初曾提出的孙权所建太初宫的位置,倒是离太平南路很近。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都武昌,但立即遭到江东大族的反对,正所谓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孙权只得还都建业(南京),将哥哥孙策的旧居改名“太初宫”居住。不久又开始扩建。扩建后的太初宫,据蒋赞初估计:东界在今珠江路的莲花桥到大石桥东口一线,南界在今估衣廊北口一带,西面靠中山路,北面到唱经楼。太初宫的正殿称为“神龙殿”,大约在今天鱼市街一带。
从这个范围来看,太平南路似乎与皇宫非常接近了,只是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太初宫就是在这个位置,而且当年的资料也没有提及这一带曾出现过什么商业街。
一半是市井
一半是政府禁区
太平南路正对大行宫,而近年来,这一带经常会挖掘出六朝都城的遗址来,那么太平南路是否曾经作为皇宫的御街出现呢?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王志高曾对六朝宫城——台城的遗址进行过搜寻,并且随着不断挖掘,他们已经在南京图书馆、利济巷、游府西街等地都发现六朝时的城壕,可以确定这一片当年应该属于台城的范畴。
不过王志高说,太平南路并不是台城的御街,这是有人产生了误解。所谓御街,就是通往皇宫正南门前的那条街道,是都城内的主干道。而台城的御街目前还没有被发现,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台城的御街应该是在太平南路西边某个地方,而当时太平南路这条街道应该还没有形成。
到了南唐时期,南京又一次成为南方都会,南唐御街是否就在太平南路呢?王志高又给予了否认。他说南唐的御街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从中华门到内桥的这一条路。南唐的宫城位置在今天的程阁老巷一带,南北中轴就是今天的洪武路这一线,皇宫的南门应该在今天的白下路附近。所以当时的御街可以确定是从内桥到中华门这条路。
而御街的两旁一般是各类官署,比如国子监等,再往两旁就是热闹的街市和居民区了。而和御街交叉的东西街道,则是区分皇家和百姓区域的街道,街道北主要是宫城、皇家林园、各级官衙以及军队驻所等,老百姓平时过不去。
由此看来,在南唐时期也没有出现如今的太平南路,即使出现,也只是从白下路到夫子庙的这一段,北边应该不属于市井范畴,也就没有商业街一说了。但南唐初期歌舞升平,商业繁荣是有口皆碑的,即便没有太平南路一说,这一带也应该是店铺林立,灯红酒绿了。这一点,到宋朝时期依然可见一斑。
太平南路一带
又成了上元县府学
在宋朝的《景定建康志》一书中,有一张关于南京城的图纸。这时的南京已经不是都城,成了建康府,原来的宫城成了皇帝的行宫。
记者在这张府城图中看到,宋朝南京城的“御街”依然在中华门、内桥一线,最南从镇淮桥过来,最北一直通到被称之“行宫”的门口,行宫和御街之间隔着一条河。
据考证,隔在行宫和御街之间的那条河应该是古青溪,将南京从东至西一分为二,而通往行宫要过一座天津桥,而天津桥就在如今内桥的位置。根据今天太平南路的位置,太平南路就在内桥的东面。而地图上显示,沿着河往东,就是当时南京的政府机构建康府,再往东就是武胜坊、青溪坊。王涌坚认为,当时的太平南路可能就应该在武胜坊和青溪坊之间。
而且在明万历年编写的《上元县志》卷四《建置志》中记载:“旧儒学:《京城图志》存义街,即上元学基,按宋宝佑戍午,东阳陈寅宰邑,始以废圃为宫,……景定二年,知县钟蜚创建学宇。元至元中,县尹田贤重修,进士李恒记。国朝洪武初,省生儒并于府学。”从这段话的意思可以看出,在宋朝时期,存义街所处的位置曾经是上元县的一所学校,并没有街道。
“而存义街就是太平南路的前身。”王涌坚说,因为在明朝的《国朝省城图》中明显标出存义街就是大行宫南门前的那条大街。而宋朝地图上,上元县(北)和青溪坊(南)之间正好就是隔了一条青溪河,而上元县边上就有一座明道书院,可见这一带很可能就是今天的太平南路。
太平南路已成繁华之地
但名字一改再改
王涌坚说,“存义街”后来改了一字叫“义祥街”,到了乾隆年间,又改名为吉祥街。为什么要改名为吉祥街,这里面还有个故事。
说乾隆爷喜欢效法他的爷爷康熙,康熙六次南巡,他也来个六次下江南。康熙到南京,喜欢住在江宁织造府,而乾隆来了以后,也要住织造府。但是织造府史称“驿宫”,乾隆觉得我一个皇帝住的地方,怎么能叫“驿宫”,应该改成“行宫”,而既然是皇帝住的“行宫”,织造府就不能在这里了,要搬出去,行殿也要改建,花园也要扩建。经过一番整修,行宫终于建好了,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大行宫”。
既然“驿宫”改成“行宫”了,那四周的路名也要改改。大臣们一番调查,发现西边的路名还行,碑亭巷、延龄巷、二郎庙,但东门那条街名字不吉利,叫“离子巷”,太不吉利了,不如找个谐音,就改成了“利济巷”,还能显示皇恩浩荡。而南面就是太平南路,当时叫义祥街,大臣们索性讨个吉利,直接改成了吉祥街,乾隆爷听了之后很是舒坦,于是就改用吉祥街的名字了。
但是,吉祥街并不是现在太平南路的全部,只是指从科巷到白下路这一段,这段路又被人们称之为花牌楼、门帘桥、太平街。花牌楼的叫法是因为明初鄂国公常遇春的府第西面有一座雕花牌楼,是朱元璋为表彰开国大将们封立的,人们就用花牌楼来代称这个地方,花牌楼的位置大概就在如今杨公井南面。而门帘桥则在花牌楼的南边,快到马府街位置。
而从白下路到如今的建康路,这段路在古代也有另外几个名字,有五马街、四象桥、益人巷。五马街原来因为这里有座五马桥而得名,如今还有这个名字,但已经不是街道名,而是小区的名字,就在白下路南边第一个小区,叫五马街小区。
由此可见,在明清时期,整个太平南路是由很多段地名组成的,并没有单独的一条路。虽然明清时期没有出现完整的太平南路,但是太平南路一带已经是商贾云集之地,颇为繁华了。
南京人的逛街首选
商业与文化并重
1931年,民国政府将白下路到如今的建康路的这一段路拓宽,改名为朱雀路,这时的太平南路依然是由两段组成,北边叫太平路,南边叫朱雀路。
民国时期,因为正对总统府,处于市中心,太平南路也就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商业中心。王涌坚说,在解放前,南京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北有热河路,南有太平路。”这两条路是南京过去的商业中心街道,人们要逛街首先就想到这两处地方,可见太平南路当年有多繁华。
而且,太平南路不仅仅是商业一条街,还是文化一条街。王涌坚说,太平南路从花牌楼往南那一段,有很多书店开在那里,前前后后可能有四五十家。
为什么这里有这么多书店?一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学校,在清朝时期,这里曾经有个很大的书院,就是钟山书院,位于今天白下会堂附近。而抗战前,这一带又有江苏省立南京中学(今白下会堂一带)和江苏省立南京女子中学(今马府街内)。另外,有一些书店也是国民党为宣传开设,如正中书局、拔提书局等。
除了书店,这里银行、戏院、酒店也非常多。银行多集中在白下路往南一段,有中南银行、上海商业银行、中国实业银行等。
王涌坚说,要说太平南路是珠宝一条街,在民国时期还没有形成规模,像宝庆银楼等都是解放后才搬过去的,民国时期宝庆银楼位于南京驴子市(今建康路),直到解放后,才搬到太平南路107号。
1969年
太平南路正式定名
而太平南路这个名字正式出现是在1969年,那时候政府开辟了太平北路,于是就把太平路和朱雀路两段合并称之为太平南路,太平南路名称正式启用。
解放后,太平南路一度衰落,因为几个大商场都在新街口,而太平南路上的太平商场一度停业,成为了一个仓库。不过近年来,随着几大珠宝店的进驻,太平南路又恢复了几分风采,路边珠光宝气、霓虹闪烁,相信成为顶级珠宝商业街不是难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