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16, 2011

[文汇报]"不合理收费"发生频率最高 近五成职场人曾遇招聘陷阱

  市场上不仅有假烟、假酒,还有假招聘,一些不法分子正借着招聘之名行欺骗之实。目前正值“金三银四”招聘旺季,根据智联招聘一份“3·15”招聘陷阱特别调查,5000余名参与调查的职场人中,近五成曾经遭遇过招聘陷阱,其中乱收费是最常见的“陷阱”。求职者求职心切、经验不足成频繁被骗主因。

  七成人“甘吃哑巴亏”

  在这项持续两周的调查中,调查对象中有48.3%的人遭遇过招聘陷阱,其中39.1%的人遇到1次招聘陷阱,31.5%的人遇到2次,另有11.5%的人甚至遇到过5次以上。

  “收取各种不合理费用”是发生频率最高的求职陷阱,七成调查者曾遇到诸如索要押金、保证金、培训费、服装费等“求职入门费”要求。其次,街头“高薪”广告和黑中介分列求职陷阱第二、第三位。

  受骗后,求职者的维权热情普遍不高。调查显示,没有遇到招聘陷阱的求职者中,超过八成会向报纸、网络论坛,以及工商、公安、劳动管理部门反映,仅两成人选择忍气吞声。但遗憾的是,现实中与预想正好倒挂,真正遇到陷阱的求职者中,将近七成的人选择吃哑巴亏,安慰自己:“以后小心就是!”

  求职心切、经验不足成受骗主因

  调查显示,逾五成职场人将频遭招聘陷阱的原因归结为:求职心切、经验不足。也有求职者认为将遭遇职场陷阱归咎于劳动力市场不规范、骗术花样翻新。

  而纵然求职者对招聘中的欺骗现象深恶痛绝,但在实际遭遇招聘陷阱之后,一方面对于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另一方面,维权行为耗时费力,求职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维权,所以选择“忍气吞声”。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提醒求职者,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报名费或保证金。求职者即使确认了企业资质没有问题,也应当在缴纳费用时,存好收据等凭证、写明费用明细,以备日后维权时使用。与此同时,也应当认清自己的实力,面对非常容易得到的高薪、高职位许诺要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