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10, 2010

网友疯狂“搜蜱”日捉500只

  

网友疯狂“搜蜱”日捉500只
蜱虫叮刺人引发疾病机理
网友疯狂“搜蜱”日捉500只
硬蜱
网友疯狂“搜蜱”日捉500只
昨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主任王世文(中)在河南省商城县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发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周文 李楠楠 实习生 沈亚萍

  内地12省份33人因被蜱虫叮咬染病死亡,卫生部专家已介入调查。而在广州白云区的大坦沙、钟落潭、黄石东路等地,有网友称在家中或狗只身上发现了蜱虫,番禺一工厂内也发现5只硬蜱。一时间,广州多地居民纷纷自发展开“搜蜱行动”,有市民更称一天内就捉到并消灭了500只蜱虫。

  与此同时,广州市疾控中心昨日表示,不是所有蜱虫都会致病,要市民勿需恐慌,下一步计划将蜱虫纳入到监控范围之内。

  前日,番禺区南村镇板桥村一制衣厂的工友在工厂内发现了5只蜱虫,番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已提取了2只活体做进一步检查。

  番禺发现5蜱确定为硬蜱

  记者昨日了解到,检查的初步结果已报至广州市疾控中心。据市疾控中心透露,目前已确定这两只活体为硬蜱,但是否是河南致人死亡的蜱类、其对人类的危害程度等方面还需请专业人员做进一步调查研究。

  不仅番禺区发现了蜱虫,前日,家住白云区的叶先生就在自家小狗的耳朵后面发现了蜱虫,据叶先生介绍,自己一开始也不知道那是什么虫子,直到看见蜱虫报道后才发现小狗身上的虫子跟报道上的照片一模一样,当时就觉得很害怕,因为儿子经常跟小狗一起玩,就怕儿子也被咬了。

  此外,大坦沙、钟落潭、黄石东路陈田南街有居民反映,在狗只身上发现了“蜱虫”。对此,白云区卫生局昨日表示,集中在白云区发现的蜱虫均在动物身上发现,目前还尚未在人体身上发现,建议动植物专家可鉴定一下市民发现的“蜱虫”确切是什么,以消除市民的恐慌情绪。昨日,也有不少市民反映发现疑似蜱虫。

  市民发起“搜蜱”大行动

  在全国各地发生蜱虫伤人致死后,小小蜱虫迅速成为大家关注焦点,引发了不少市民“搜蜱”大行动,有网友更是展示其一天在3条狗身上刮下的500只蜱。

  昨日,网上热传一篇博文,在这篇名为《今天我又消灭了500只蜱虫》的文章中,博主“周丕东”称,为了防贼,去年下半年养了三条狗,近日,看了关于河南蜱虫致人死亡的报道后,检查发现狗身上长满蜱虫,小的如芝麻,大的如黄豆,大的主要是吸了很多狗血肚子膨胀起来。文中,“周丕东”介绍了他的捉蜱经验:前期都是靠手工捉,再用指甲压死,后来用了“虱癞螨虫一喷净”药剂,发现对杀灭蜱有一定效果,连续几天,终于把能够喷得着的蜱虫基本清除了。“早上,我对三只狗进行手工清除蜱虫,大概消灭蜱虫500只以上”,博主最后还用图片展示了自己的战绩,并称对照后发现都是些不致病的蜱。

  除了“周丕东”外,不少网友也提供了其他线索,“有个果农耳后根长了一个东西,有一点痛以为是肉瘤,等到一天亲戚帮他一看,原来是一只吸满血的大个头的蜱虫,于是用烟头烫了就捉下来踩死”,有网友笑称此为“烟花烫”。

  考虑将蜱虫纳入监控范围

  记者了解到,“疑似无形体病”其实早在2007年就出现了,卫生部也于2008年2月就下发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今年5月24日,国家疾控中心也派员到当地培训医生和乡镇负责人。但记者从广州市疾控中心获悉,目前蜱虫并未纳入到平日的常规系统监控范围中。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解释说,是否观察控制某类病媒生物,取决于它是否导致人群发病。疾控中心一般是针对常见、引发传染病例较多的虫媒进行预防与控制,不可能对全球病媒一一做出研究。目前,广州还尚未发现或收到致伤、致死的病例,这就意味着即使有蜱虫的存在,但还没有对人群构成健康威胁,因此,暂时未将其纳入常规的系统监控中。

  杨智聪透露,下一步,市疾控中心将根据蜱虫引起疾病流行的状况,考虑将其纳入到监控范围之内;并近期将在其官方网站上做出蜱虫医学知识的普教以及如何防范的指引。

  答疑

  “蜱虫病”会否长期潜伏?

  被咬短时间就有症状

  昨日,还有市民向记者报料,自己十多年前在山中被蜱虫咬到手臂了,第二天有点肿,后来便自动消失了,但前几年觉得手臂奇痒,发痒时需用手撞击墙壁转移注意力才能度过,“不知道这个是否也是蜱虫惹的祸”?更有市民提出疑问,蜱虫都是通过咬人吸血后致病的吗,吃了带蜱的菜叶会不会也致病?猪牛等被蜱叮咬,我们再吃这些动物是否也会有风险?

  对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感染科主任张立伐表示,毒蜱虫叮咬后引起最多的是蜱媒回归热、森林性脑炎两种疾病,“几乎所有的虫媒疾病都是通过吸血而传播的,而且是直接吸血发生”,张立伐称,所以如果东西煮熟了,即便有蜱的存在也不会传播疾病,而吃了被蜱叮咬过的家畜,也不会引起疾病发生。

  而被叮咬后多年,是否还可能造成发病的?张立伐称,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多数都会有一定的潜伏期,但一般都是在3~5天,最多也就一个星期,而蜱虫叮咬后更是在短时间内即可表现出症状,不可能说潜伏几个月甚至几年。

  如何才能发现并消灭蜱虫?

  要用镊子夹用火烧死

  有市民问,发现宠物身上的蜱虫应该如何捉住并消灭它们?杨智聪介绍说,蜱虫在大城市存在的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卫生状况较差的城郊接合部或农村。一般来说,农村的狗身上携带蜱虫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城市卫生条件较好,宠物狗身上出现蜱虫的可能性就小很多,但是由于草丛多是蜱虫的滋生地,市民外出遛狗回来最好检查一遍。吸饱血的蜱虫有指甲盖大小,一般喜欢藏于宠物的腋下、耳朵和腹部的位置,很容易发现,但是市民在除虫时切忌直接用手接触,应用镊子等工具从叮咬根部除去。此外,因为蜱虫的生命力和繁殖力极其强大,95%的消毒水都无法将其杀死,用火烧死或者直接掐死才行。中秋及国庆假期即将来临,杨智聪建议市民在假期减少外出出游林区的几率。

  进展

  “无形体病”病原体尚未确定

  就在昨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李德新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此次河南发生的蜱传疾病具体致病病原体尚未最后确定。

  据了解,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等。李德新说,多种病原体可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包括无形体感染和病毒感染等。今年5月份,卫生部在河南、湖北进行监测的时候,监测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疾病,但这次具体由何种病原体引起,目前还在进一步的研究当中。

  “不排除是无形体感染,但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因为已从有的病人检测物中发现布尼亚病毒。”李德新介绍,2006年我国首次发现无形体,是一种细菌。

  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长何剑锋介绍,无形体病目前可知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蜱虫叮咬传播,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就有可能将病原体传入人体引起发病,这是主要传播途径;另也有研究发现,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也可能会导致传播。不过何剑锋还表示,病原体到底是细菌还是病毒,还在研究中,不排除由呼吸道传播的可能。

  “蜱虫病”小资料

  ·疑似病症名称:无形体病

  ·发病省份:山东、湖北、河南等省份

  ·潜伏期:被咬后1~2周,持续高热

  ·临床表现: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传播途径:除了感染人群能诊治外,疾病的病原体以及传播途径,至今仍是谜

  ·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 ·发病年龄:以40~70岁居多1分2分3分4分5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