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30, 2010

专家建议将河南曹操墓与河北邺城建一体保护区

曹操高陵展示厅内解疑类图片说明较多。 曹操高陵展示厅内解疑类图片说明较多。

曹操高陵保护区规划沙盘。 曹操高陵保护区规划沙盘。

邺城遗址金凤台保护工程完工。 邺城遗址金凤台保护工程完工。

  近日,国内一些文物专家针对河南安阳曹操高陵保护规划工作,提出了打破行政区域划分,与河北临漳邺城遗址整体规划,建设“陵城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和文物保护区的设想。

  那么,河南、河北的专家、学者如何看待这一提议,他们又有哪些不同的见解与观点,“陵城一体”的大胆设想能否变为现实?记者28日赶赴漳河“两岸”进行了采访。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彬

  专家提议

  建“陵城一体”保护区

  记者从河南省安阳市了解到,12月23日到25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河南省文物局在当地主持召开了“曹操高陵保护方案专家座谈会”,标志着曹操高陵全面保护工作正式启动。

  此次与会的专家、学者共有20多名,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清华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国家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文博机构和高等院校。专家们围绕曹操高陵的保护理念、文物本体保护、近期保护与远期保护、环境整治、考古成果展示和文物保护利用、公众参与等问题展开讨论。

  座谈会期间,专家们提出打破行政区划,将河南曹操高陵与河北邺城遗址整体规划,建设“陵城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和文物保护区的设想。邺城遗址位于邯郸市临漳县香菜营乡三台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曾相继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该城因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分区明显,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由于邺城遗址与河南安阳曹操高陵历史文化背景相同,并且相距不到20公里,因此不少专家认为两地应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协商进行合作开发。

  据了解,有关部门随后还拟进行公众参与调查,就曹操高陵保护与展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问题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合作背景

  漳河两岸同属一文化区

  自从河南安阳发现“曹操墓”以来,各地专家、学者就其真伪可以说是争议不休。然而,大家对于曹操陵墓的位置,基本都认同应在邺城遗址(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

  邯郸市邺城、北朝史学会代秘书长侯廷生教授认为,邺城在东汉时期为北方的重要城市,曹操彻底消灭袁氏军事集团后,开始大规模营建邺城,并把自己的家眷和部下的家族宗亲迁居此地,使其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在曹操心目中,邺城是其实现人生理想与远大抱负的地方,也是他的最佳“安息之地”。

  “探寻曹操墓葬,必先了解邺城。而研究邺城文化,曹操又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邯郸市临漳县文物保管所所长王福生说,如果按照历史文化范畴划分,河南安阳“曹操墓”应属于邺城文化区域内,只不过因为如今的行政区域不同,才分别属于河北省与河南省。“曹操墓”和邺城遗址一个在漳河南,一个在漳河北,两者实际上属于互补关系,彼此可以相互补充、丰富各自的内容。

  “两岸”声音

  短时期内谈合作还不成熟

  12月28日上午,河南省安阳县有关部门对于本报记者的采访,除了简单谈及一些合作的意义外,认为“陵城一体”只不过是一种设想,并没有具体的实质内容,因此很难提上议事日程。当前的重要工作是尽快制定曹操高陵保护总体思路,以及文物本体保护、保护设施建设、陈列展览、考古公园建设等方面的规划。目前预计整个规划保护区的面积达24万平方米。

  在漳河北岸的“邺城遗址”,有关人士认为“城陵一体”合作开发的设想很难付诸实施。

  临漳县文物保管所所长王福生指出,从2003年开始,他们就已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制定“邺城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并已于2006年获得专家论证通过。目前,临漳县出台了相关的详细规划,并已开始按照规划要求逐步实施。截至12月中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临漳县已对遗址区域内的金凤台夯土层进行了保护,通过埋入钢管,草木清除,以及灌注特殊材料,已使昔日的金凤台重新焕发光彩。

  王福生说,通常情况下,已经通过专家论证的“邺城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不可能因为曹操高陵的发现而发生变更或终止。如果硬是将分属于两个省的项目放在一起共同保护开发,短时期内恐怕缺乏可操作性。

  学者观点

  “联姻”有利于文物的保护与开发

  近日,郑州市某大学一位历史教授参观曹操高陵时对记者私下透露说,目前在各种争论尚未尘埃落定的情况下,别说在两个省之间,跨越那么多的行政部门,协商或洽谈合作开发事宜都很困难,即使在河南省各相关部门之间,对于如何开发曹操墓也是各抒己见,短期内也很难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工作规划。

  邯郸的一位学者说,部分专家认为“曹操墓之争”实为地方利益之争,如果让两地联合开发,有可能会消除双方隔阂,更有利于文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另外,将来待曹操高陵硬件设施完善,并具备对外开放能力后,河北与河南完全可以通过文化宣传,旅游推介等方式,利用邺城遗址与曹操高陵这一独具魅力的特色品牌,在漳河两岸联合打造曹操旅游文化区。

  高陵探访

  “曹操高陵展厅”基本竣工

  图片和解说多处解答了社会各界提出的质疑

  12月28日上午,记者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再次来到河南省安阳县西高穴村。与数月前相比,这里的景致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少了往日的喧嚣,墓区门前的广场上见不到一个人影,格外清冷。

  在墓区的东南侧,新建成的“曹操高陵展示厅”已经全部装饰完毕,但还未正式对外开放。在一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有幸随同河南省文物部门组织的一支参观团走进展厅。据悉,本报也是首家被允许进入展厅的新闻媒体。

  “曹操高陵展示厅”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正厅、曹操生平展厅、出土文物展厅、2号墓展示区,目前尚未展出出土的文物。纵观厅内展出的图片及文字解说,不难看出其除了介绍“曹操墓”的发掘过程与考古意义外,还有一项主要“功能”,那就是解答当前社会提出的各种质疑。

  其中,在正厅展出的大量图片资料中,详尽解释了2号墓(曹操墓)的主人为何不是曹操之孙曹奂、曹操爱将夏侯惇、五胡十六国姚襄、冉闵等。而在出土文物展示厅,首次说明了曹操墓最关键物证“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中“挌虎”与“常所用”的出处与具体含义,指出这两个词语其实就是三国时期的社会流行语,前者意为“勇猛”,后为经常使用的意思。

  另外,针对外界传言墓葬中发现玉器与水晶珠等珍贵物品,违背了曹操本人“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的遗令。展厅也为此专门开辟了一个“专栏”, 详尽解释说出土的银器、玉器数量并不多,主要是曹操平时常用的物品,多是衣服上的点缀之物,也有少部分是其死后家人用来陪葬的物品。

  记者在安阳采访中,还见到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操高陵墓葬考古队领队潘伟斌。据其透露,有关曹操高陵2号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结束,下一步将重点寻找、发掘其他的陪葬墓群。关于一些专家提出的与“河北邺城”合作开发的设想,潘伟斌却不愿表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