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0, 2011

本报今推出《财周刊》100期特刊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今天,三秦都市报《财周刊》迎来了出刊100期的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本报记者走访了两年多来一直关注和支持《财周刊》发展的各界人士和专家。这些行业领导、经济界专家学者、传媒界资深人士对《财周刊》进行了点评和恭贺,为扩大和提升本报的品质化影响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议。

  赵勋:在这里读懂财富

  作为三秦“本土”财富媒体,三秦都市报《财周刊》已经和正在改变着读者的财富观、影响着万千三秦读者的生活。创办100期之际,殷切期望《财周刊》茁壮成长,为三秦读者的幸福指数提升作出贡献。作为一名传媒观察者,希望《财周刊》百期之后更上层楼,稿件兼具专业与趣味、信息充分而全面,成为三秦大地万千读者的财富顾问。

  唐震:为三秦金融业铺路

  祝愿三秦都市报《财周刊》继续站立时代潮头,关注改革前哨,挖掘省情市情,宣传金融策略,洞悉社会转型,反映企业心声,捕捉市场动态,打造信息经济,为三秦大地金融业的发展铺路,为关中-天水经济区金融板块建设鼓与呼,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金融预警和信息支撑。

  冯钧平:《财周刊》为宣传非公经济作贡献

  近日,记者采访了刚从全国两会归来的陕西工商联主席冯钧平,他说,三秦都市报在过去推动陕西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和宣传作用。特别是《财周刊》的创办,得到了陕西非公有制经济界人士的喜爱。特别是去年以来《财周刊》对于陕西非公经济和先进代表系列报道,得到了陕西省工商联和民营企业的认可和赞誉。冯钧平指出,在此次全国两会上,非公经济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再一次成为两会的热点议题,陕西省也提出要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因此,他希望省工商联和三秦都市报加强合作,对非公经济发展宣传作出更多的贡献。

  3月17日,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在西安召开。省委书记赵乐际在讲话中指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途径,壮大市场主体是转方式、扩就业、促增收的重要依托。要认真落实国务院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省《实施意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成长,为“十二五”全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努力催生一批市场主体,坚持非禁即入、降低门槛,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鼓励回乡农民工创办企业、发展产业,鼓励群众增加家庭财产、争创殷实家业,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创业能量充分释放、创造活力充分激发。

  冯均平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有关民生问题的提案占到一半左右。因此,民营企业的发展关系着社会稳定大局,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对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至关重要。他说,希望三秦都市报《财周刊》在介绍陕西非公经济、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多做工作,成为宣传非公经济人士的良好平台。

  冯家臻:为破解陕西发展难题而努力

  三秦都市报《财周刊》创刊100期以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陕西实现“富民强省”的进程中,作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今后,希望《财周刊》能进一步围绕陕西经济发展这个主体,把握好财经、经济报道的主线,再接再厉,再上一层楼。

  为了破解陕西发展的历史性难题,推动我省由欠发达经济省份向中等发达经济省份的迈进,省委省政府和陕西社会各界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以三秦都市报为代表的陕西省内媒体为此做了大量的报道,希望《财周刊》继续以报道陕西经济发展为己任,开辟出一条都市类媒体财经报道的独特之路,为不断提高三秦百姓的幸福指数而努力。

  何雁明:指引都市财经生活

  作为多年来持续关注陕西和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学人和三秦都市报的读者,我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与各界同仁共同迎来了三秦都市报《财周刊》创刊100期的日子,当我们共同见证三秦都市报、《财周刊》在所获得的巨大成功的同时,我们也为三秦都市报全体编辑、记者以及所有员工同仁所为之而付出的艰辛和不懈的努力表示真诚的敬意。

  我认为,三秦都市报所做的报道不仅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定位,而且具有能够紧密和及时地联系所发生的都市经济社会新闻以及关注广大民生热点的市场定位。尤其是它所设立的《财周刊》为三秦的企业及百姓提供了信息量巨大的财经信息,从而在当今各类新闻传媒形式多样和报业届的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把财经版面内容多样化与信息服务差异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信息服务与报业经营紧密相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性发展新思路,成为了贴近三秦都市民众的生活之友。

  在广大三秦都市民众豪情满怀迈进“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日子里,我认为三秦都市报《财周刊》在新闻报道方面,将具有更为巨大的创新发展空间,这首先归结于地处西部中心城市的西安将成为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关天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将为我国跨区域的经济合作发展模式摸索新的发展经验,陕西和西安确立的建立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蓝图也将付诸实施。特别值得期待的是,在“十二五”计划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联动改革将有可能实现稳步推进,三秦都市报《财周刊》作为反映我省经济发展以及广大民众心声的媒介,更好地发挥新闻监督、指引财经生活的重要作用。

  我和三秦都市的人民都期待着,三秦都市报《财周刊》能够继往开来,不断取得新的和更大的成绩。

  屈宏斌:借鉴国际经验办好《财周刊》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的同时,也给国内的财经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以三秦都市报《财周刊》为首的西安财经媒体应该在立足本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争取始终站在独立、客观传播报道财经资讯和促进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沿。

  西安的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西部的金融中心。纵观内陆城市发展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国际经验,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必要条件。形成金融中心之前,这些城市多为制造业中心。因而,对于西安来说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关的法律、金融服务乃至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发展壮大是几个关键点。从政策角度,有意识地推动相关制度障碍的消除,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本地发展目标,提供更多有利条件吸引相关服务业高端人才的加入。

  西安的财经媒体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相关的政策决策、经济实践等信息的披露和监督批评是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财周刊》借鉴国际上财经媒体的经验,立足本国本地实际是财经媒体发展蓬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