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11, 2010

自行车的路怎能越走越窄?

  

自行车的路怎能越走越窄?

  三经街二经二小附近机动车停车位占据自行车道,仅剩不到2尺宽

自行车的路怎能越走越窄?

  三经街与十一纬路交会处附近非机动车道被占据

  从高峰堵到平峰也堵,从市中心堵到城边子也堵,从周一到周五堵到周末也堵……当堵车渐成一种常态时,对于那曾经被我们抛弃的自行车,便产生了一种新的亲近感。于是,一些人放弃原本视如手足的汽车,开始骑上了自行车和电动车。

  9月10日早晚高峰,本报四路记者也赶了一把时尚,放弃了原来的出行工具私家车和公交车,改为骑自行车和电动车出行。没想到,这一试竟然试出了不少问题……

  体验1

  专用道被占,上机动车道被罚

  自行车不知不觉就“弱势”了

  7时10分,记者从铁西区保工街十马路出发,骑自行车向北陵公园行驶,8时30分左右到达公园北门。

  一路上,记者发现,骑车人的年龄大概从25岁到65岁,青年人较少,中年人和老年人居多。骑车的人大部分是男性,骑自行车的人比骑电动车的人稍多一些。

  一级马路上的非机动车道较为畅通,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有护栏。而二三级马路的非机动车道基本上形同虚设。沿街商铺占道已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花店、自行车店,基本都把商品直接摆放在非机动车道上,还有一些饭店将餐桌、炉子甚至装有鹌鹑的笼子直接摆出来。此外,为停车方便,非机动车道以及部分机动车道上又被划出一排排停车位,这样更是逼得自行车不得不在机动车道上行驶,进而影响了公交车或社会车辆的正常行驶。

  当日晚5时30分左右,记者在和平区方型广场,骑车沿建设大路去往铁西区保工街。从胜利大街到兴工街需经过两洞桥,自行车都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但时值下班高峰期,一些出租车和私家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对骑车人构成了威胁。从兴工街到铁西百货,就极为不顺了:许多推车卖食物、卖小饰品的商贩在街边摆摊,买东西的人也是络绎不绝。遇到在公交车枢纽站等车的有几十人,骑车人要么在非机动车道上推车前行,要么直接骑上公交车道。从兴华公园到保工街要经过家具城,自行车像是小鱼一样在各种各样的机动车流中小心翼翼地穿行。

  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的高先生说:“我选择骑车上下班,一是为了锻炼身体,二是不想因为乘公交车被挤来挤去的,最重要的是我受不了堵车。可是现在自行车道被占,上公交车道又要被罚,我们骑车的人怎么办啊,我们在道路上就是弱势群体!”

  本报记者 王博

  体验2

  一路喇叭声不断,险情不时发生

  骑车上路真得加小心

  上午8时,记者骑上“久违”的自行车,从东陵的兴隆超市去三经街。东陵路两侧都设有自行车专用道,而且自行车专用道与机动车道之间都有护栏阻挡,因此自行车道上几乎没有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在此通行比较安全。记者发现,骑自行车的基本都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大部分人骑的都是电动自行车。

  骑着骑着,记者突然听到旁边一辆公交车非常急促地不停按喇叭。原来是这辆公交要进站,一个倒骑驴却占着公交车进站的车道慢慢悠悠地往前蹬。不管您咋按喇叭,只要不轧我,我就在这儿晃。

  骑到珠林路的时候,“危险”来了。记者找不到自行车道,只得跟着“大部队”一起往一个小路上挤,这时听到后面一阵汽车喇叭声。“按啥呀,往哪儿躲呀,这车一天就知道按。”一位骑车的大姐回头跟机动车“叫板”。

  好不容易骑到了津桥路,看到这里有非机动车道,记者放心了很多。可刚骑几分钟,迎面来了一辆机动车,司机一边按喇叭一边用手比划,意思是让自行车给他让道。这不是自行车道吗,怎么还有逆行的机动车呢?旁边另一位骑车人告诉记者:“这条路的一侧是停车场,人家图省事,直接就在自行车道开了。”

  北顺城路和市府大路是自行车行驶相对安全的街路,因为两侧都有较宽的非机动车道。可也有极少数骑车人冒险驶入公交车专用道。

  好景不长,进入北三经街后,没有自行车道,马路牙子上面也非常窄,没有一个人在上面骑车。马路右侧最“像”自行车道的车道上面也居然划满了车位。其他骑车人自觉地跟机动车“分享”有限的路面资源,结果就是堵车,各种车辆都扭在一起。要是平时不经常骑车的人,一时间还真不能适应这么复杂的路况。本报记者 任子剑

  体验3

  被机动车“欺负”,自行车还互相“挤对”

  “走投无路”被逼上错道儿

  家住三好街附近的记者改变了以往乘公交车上班的习惯,改骑自行车上班。别说,又找回了当年的感觉。想当年,自行车也是三大件之一啊!可是没想到,骑车上班遛上这么一圈后,就发现现在的骑车环境和以前的骑车环境不一样了……

  7时49分,在三好街路段,本不宽的非机动车道上,一辆银色的轿车和一个黑色的吉普蛮横地抢占了非机动车道,摆出一副“我就欺负你,你奈我何”的架势,记者只好躲着骑。

  突然,一个穿绿衣服的男子骑着自行车迎面而来。多年没有骑自行车的记者一时还适应不了这种突发状况,眼看就要撞上了……只见这个男子白了一眼,好像在嘲笑记者是新手,嘟囔了一句“看着点啊”,就擦身而过。

  记者真想做一个文明出行的好市民,可是很快发现,骑车有时候确实无路可走。公交车有专用车道,小轿车有机动车道,走路的还有人行道,但骑自行车的呢?

  三好街就有一处地点,栏杆将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拦开。记者只好骑在人行道上,真是名不正言不顺。三好街有的地方,非机动车道上被划上线,变成了停车位,记者只好上了机动车道。

  在三经街与十一纬路交会处,记者看到,非机动车道再次被占据了。这次占道的是几个禁止通行的软体路标。可气的是,禁止通行的路标下既没有坑,也没有洼。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记者也只好绕行。

  后来,记者又遇到了停车位、商贩占道;机动车、行人抢占非机动车道;路上就没有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不分等情况。于是,记者只得一次次骑上机动车道……本报记者 陈扶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