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9, 2010

兴水惠民新跨越 大兴水利正当时--访水利部部长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姚润丰)从年初的西南大旱到盛夏的南方暴雨,从东南沿海台风肆虐到泥石流穿村毁城……2010年注定是防汛抗旱历史上无法忘记的一年。在这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多事之年,作为主管水利的共和国部长,陈雷经常风尘仆仆地奔波在防汛抗旱抢险救灾一线。

      从读大学至今,农田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出身的陈雷三十余载基本没同水利分开过。几天前,在位于北京白广路二条2号的水利部里,从“十一五”水利发展成就到新时期的治水方略,从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到如何科学谋划“十二五”水利实现新跨越,陈雷部长娓娓道来。

      兴水惠民新跨越——“十一五”时期水利投入力度最强、抗灾减灾成效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水利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抗灾减灾成效最大、水利保障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是发展目标实现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陈雷简单概括了过去五年水利发展取得的辉煌跨越。

      为什么极不平凡?

      “‘十一五’时期,我国洪涝干旱灾害多发并发重发,灾情之重历史罕见,救灾难度前所未有。我们以人为本、科学防控,战胜了淮河、长江、松花江等流域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成功抗御了2006年川渝百年不遇大旱、2009年北方冬麦区大范围干旱、2010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有效应对‘碧利斯’、‘莫拉克’等超强台风的袭击,夺取了汶川水利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圆满完成舟曲堰塞湖应急处置及白龙江淤堵河道清淤疏通任务……”

      陈雷部长的另一个“头衔”是“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总指挥”。世界上再没有哪个国家专门设立一个“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面临着中国这样频繁的干旱和洪涝灾害。五年中,当一个个牵动全社会神经的灾害发生时,在唐家山,在舟曲,他总是奔波在水旱灾害一线,指挥着一次次惊心动魄的防汛抗旱抢险救灾……

      这样一组颇具说服力的数据,印证了“十一五”防洪抗旱减灾取得的巨大成就:防汛抗洪减淹耕地2.9亿亩,减少受灾人口2.2亿人,防洪减灾效益达8453亿元;年均抗旱浇地面积3.7亿亩,年均挽回因旱粮食损失3921万吨。

      为什么人民群众受益最多?

      “过去五年,国家投资1008亿元,解决了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确定的到2015年将饮水不安全人口比例降低一半的目标;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今年年底将全面完成,如期向党和人民交上答卷;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33亿亩,改造中低产田1.29亿亩;对434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43亿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14亿公斤;全面完成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基本解决了无电乡村的用电问题。”

      实际上,过去五年水利发展还取得许多值得自豪的成就:新建和加固堤防17080公里,新增水库库容381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285亿立方米;开展了1000余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和103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建设;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目标;治理小流域2万多条,年均减少土壤侵蚀量3.68亿吨;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更加完善,连续11年不断流……

      “十一五”水利发展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工作是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基础工作。没有中央的重视,国家的支持,没有全社会的同心协力,搞好水利是不可想象的。五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指向明确、作用直接、见效迅速的水利扶持政策,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十一五’水利总投入是‘十五’的1.93倍,其中,2010年中央水利投资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87亿元,干成了一些多年想干而没有条件干的大事。”

      大兴水利正当时——明年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文件聚焦水利,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水利改革发展

      近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研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问题,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讨论稿)》。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全面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利的改革发展,是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的一个重要信号。

      水之利,内涵丰富。利在农业生产,利在经济建设,利在环境改善,利在民生福祉。如何把握当前我国水利的战略地位与定位问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陈雷说,中央对我国基本国情水情的准确把握,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断,是今后统筹水利改革发展、完善水利扶持政策的基本依据,对统一全党思想、形成全民共识、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您认为水利发展还面临哪些突出矛盾?

      “我国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为艰巨复杂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在水资源、水环境领域尤为突出,不少地方水资源开发已超出承载能力。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列世界125位,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

      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现阶段在我国集中显现出来。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达后花几十年解决的水问题,我国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解决。可想而知,陈雷肩上的任务将非常繁重。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短板。”他的话字字千钧。

      陈雷介绍了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他表示,“3个把”明确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兴农田水利,围绕保障防洪安全继续加强江河治理,围绕保障供水安全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围绕保障水资源安全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

      盛世治水铸新景——四大任务、八大目标勾勒出“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兴邦之要,其枢在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十二五”开局之年,大兴水利被列入“三农”政策的首位,预示着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即将展开。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以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强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重点任务,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战略举措,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为重要保障,奋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针对如何科学谋划“十二五”水利发展的问题,陈雷介绍,未来五年将突出抓好四件大事: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解决民生水利问题;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水利改革。实现八大目标:

      ——防洪减灾综合体系进一步完善。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基本建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基本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隐患基本消除。全国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0.7%以下。

      ——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初步形成,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全国新增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左右,全国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1.1%以下。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完成70%以上的大型灌区和50%以上的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000万千瓦。

      ——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体系基本建立。全国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140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80立方米以下,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

      ——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国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主要水质指标达标率提高到60%。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初步建立,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万平方公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超采状况初步扭转。

      ——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不断增强。符合我国国情水情的较为完善的水法规体系基本形成,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处理机制基本建立。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稳定增长的水利投融资体制基本形成,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基本健全,水价形成机制初步理顺。

      ——行业能力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水利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升,水文服务能力和水利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国运昌隆,盛世治水。我相信,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水利事业一定能够实现新的跨越,让江河更加安澜、山川更加秀美、人民更加安康!”陈雷部长坚定有力的话语久久回响在记者耳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