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这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后的世界上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区,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区内贸易额达到4.5万亿美元,占到世界贸易13%的巨大经济体,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启动,中国各个经济板块都在积极寻求与东盟的合作,而西安提出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势必也要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在布局“十二五”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西安如何发力提升外贸经济?西安如何构建国际港务区—东盟商务区?西安市副市长、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韩松近日接受了本报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媒体的联合专访,对未来西安经济的国际化建设进行了阐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一个月来,西安地区对东盟的进出口总值为11763万美元,主要出口产品有苹果等农副产品,以及半导体开关元件等机电产品。”
“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基点,建设一个中国面向中亚、中东以及欧盟的全新的自由贸易区。”
记者: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于西安的发展建设能够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韩松:目前东盟已成为西安市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从今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与东盟相互对7000多种产品实行零关税,仅启动第一个月,西安地区对东盟的进出口总值为11763万美元,主要出口产品有苹果等农副产品,以及半导体开关元件等机电产品。
到陕西层面,仅今年一季度,陕西检验检疫局共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591份、2531万美元,减免关税354.3万美元。签证份数和签证金额均列各类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之首。以上数据显示,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的优惠政策为陕西省出口企业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
有了自贸区,办理手续也简单了许多。企业只需向广西检验检疫部门申办自贸区原产地证书,再向进口国海关提交原产地证书就可享受50%的关税优惠,削减关税、开放市场、推动贸易便利化,为生产者带来市场,给投资者带来机遇,归根结底,是给包括陕西、西安在内的市场人口带来更便宜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如何想到要在国际港务区中建设东盟商务区?
韩松:今年6月,西安市政府专门组织了30家外贸企业赴东盟考察市场,重点推介西安和国际港务区的投资贸易环境,这充分说明了西安市对东盟市场的重视,而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内陆型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这也决定了其成为中国—东盟西北商业基地是一种必然,是市场的自然选择。从具体的规划来说,我们计划把东盟商务区建设在西安华南城项目内,含东盟产品展示交易中心,跨国公司(中国-东盟)区域总部基地、中国—东盟区域性金融中心、东盟商务中心、生态休闲中心等板块。华南城集团已和东盟国家使馆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国际港务区将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西安华南城中设立以东盟国家为的主题的展示交易场馆。
从更为长远的目标来看,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港和世界一流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西安国际港务区非常重视商贸、物流、金融和生产业的发展,目前园区的规划定位之一是未来的“全球商贸物流中心”,因此,无论是欧盟、北美自贸区还是东盟自贸区,都将成为我们合作的重要对象,特别是随着新亚欧大陆桥沿线贸易便利化的实现,西安国际港务区将承担着中国更多对外开放向西挺进的重任,届时,我们将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基点,建设一个中国面向中亚、中东以及欧盟的全新的自由贸易区。
通过“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有效大通关模式,吸纳众多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关的进出口业务就地办理,为西安、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国际港务区—东盟商务区建设的最先受益者是西部地区,通过减少进出口货物的中转环节、加快通关速度,使西安这个内陆经济中心城市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
记者:如今国际港务区两大功能平台业已建成并陆续开始运营,这对建设东盟商务区有哪些促进?
韩市长:今年7月1日,具有口岸服务功能的西安国际内陆港口岸功能服务平台已经初步建成,国际港务区将成为西北地区进出口业务的最大的通道,其中设立的西安海关公路转关监管中心和集装箱国际监管箱区将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和铁路集装箱中心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有效大通关模式,吸纳众多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关的进出口业务就地办理,为西安、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届时,西安国际港务区也将成为西北地区与中国—东盟自贸区之间合作的唯一重要的内陆口岸、贸易合作节点和物流中心枢纽。
同时,随着国家再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作为国家战略层面定义的国际化大都市,也将逐步发挥其在中国向西开发开放的巨大作用,届时,西安国际港务区将凭借在新亚欧大陆桥上中心商贸物流节点的地位,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与中亚、中东和欧洲市场的紧密合作,特别是对推进东盟成员国和俄罗斯等东盟对话伙伴国之间的紧密合作。
记者:国际港务区—东盟商务区的建成将迅速提升陕西经济发展的外向度,那么具体将对陕西社会经济的运行带来哪些影响?
韩市长:首先,对于西安和陕西而言,国际港务区赋予了这座城市完善的城市禀赋,成为城市的核心战略资源和最大的比较优势,使之实现了国际贸易的便利性,同时催生出一个临港经济区,从而使西安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以西部综合资源和广大的市场虹吸世界五百强企业西部总部聚集的同时、培育本土和国内良性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其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实现在拓宽西安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的同时,将以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需求,作为世界一流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西安国际港务区将依托国际陆港,成为服务西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基地,西安也将因此获得现代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进入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列。
对于西部而言,国际港务区—东盟商务区建设的最先受益者是西部地区,通过减少进出口货物的中转环节、加快通关速度,使西安这个内陆经济中心城市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同时使包括西安在内的其辐射半径内的地区转化为经济意义上的“沿海地区”,发展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临港经济,改变西部地区外贸投资环境,促进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构筑内陆型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赢得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的机会,创造巨大的创业和就业机会,增加外汇和财政收入,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最重要的是,通过西安国际陆港的运营,使国际海洋运输网与内陆运输网联为一体,将经济学界意义上的“出海口”直接伸入到内陆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这将有利于我国宏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水平的大幅提高,为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促使实现全国现代化的终极目标。
“西安国际港务区致力于构建面向国际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具有天然的“大物流”条件,良好的物流基础和发展前景,为东盟商品进入广阔的中国西部地区提供了重要平台。”
记者:在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时,国际港务区构建的向南国际贸易大通道也就水到渠成,那么国际港务区主要有哪些独特作用?
韩松:首先是因为今年国家提出了下一个十年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目标,西部地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西安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条件良好,是国家高速公路枢纽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中心。西安是西部开发的重要依托和物资流通的集散地,是生产要素吸纳和扩散的中心和枢纽。西安国际港务区致力于构建面向国际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具有天然的“大物流”条件,良好的物流基础和发展前景,为东盟商品进入广阔的中国西部地区提供了重要平台。
其次,新亚欧大陆桥从中国的江苏连云港市和山东日照市等港群,到荷兰鹿特丹港口、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港口的铁路联运线。新亚欧大陆桥连同中国、中亚、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形成一条绵延上万公里的欧亚经济大走廊,辐射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西安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中心城市,随着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经济政治合作机制的深化、合作体制的完善,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亚欧大陆间陆地运输的距离、时间和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传统上东亚国家与日本、韩国、美国经贸关系密切,东盟国家应加大与中亚、欧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国际陆港功能为东盟国家商品进入中亚、欧洲市场提供重要节点。
最后,西安作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城市,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基础。东盟的国际化企业依托西安国际陆港,不断扩大投资,可以分享西安及西部地区广阔市场和发展“红利”。一些东盟企业已经看到此机会,正在扩大对西安的投资,例如,新加坡讯通、泰王国物资储备交易中心已相继入驻西安国际港务区。
本报记者 岳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