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12, 2011

高晓笛委员的“无声”议政

  全国两会上,女委员高晓笛的发言最为特别———不是用口而是用手。不管她走到哪里,身边总是跟着一个贴身的手语翻译何阳,手指快速地在空中比划出各种弧线后,声音从身边年轻的手语翻译口中传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连续四年的全国两会里,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残联副主席、成都画院国家一级画师高晓笛通过手语交流、发言,积极地传达着她以及她代表的残障群体的集体诉求。

  3月8日上午,全国政协福利保障界别委员们正在积极讨论着,和前几天一样,高晓笛照旧坐在第一排。委员们发言时,她会迅速瞄一眼发言委员的样子,然后习惯性地看向身边手语翻译何阳的手势。

  “我是名有听力障碍的委员,对残疾人生活的酸甜苦辣有切身体会。”在这次政协小组讨论会上,高晓笛两次用手语做主题发言,重点都集中在残疾人的权益保障方面。

  今年,她最想尽快解决的是“希望国家能尽快对重度残疾人直接实施低保”,而这已是她连续两年在两会上这样呼吁。

  这已经是高晓笛第4年参加全国两会,小组里其他委员已习以为常。而在高晓笛看来,这正是进步的地方,尊重的最根本就是无差别地对待。

  1岁那年,高晓笛因药物中毒永远失去了声音和听力。1973年,18岁的她拜在著名画家朱佩君门下,学习工笔画。语言上的障碍,需要高晓笛付出更多的努力。由于老师、师兄弟都不懂手语,她就只能通过细细观察老师的一笔一画来入门。

  高晓笛说,现在的健康人群和残障群体的交流并不顺畅,“大家多少还是会觉得交流和沟通起来有障碍”,她希望通过跟其他委员交流,让他们懂得和习惯倾听残障人士的观点,改变对残障人士的看法,从而更加尊重和关爱这个群体。

  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摄影记者 何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