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钟晖
用交通卡在咪表前潇洒一挥,即可完成停车付费,这是5年前沪上推出的道路停车咪表收费新做法。但如今,街头咪表的处境有点尴尬——在咪表前“潇洒一挥”的不是车主而是协管员。协管员眼下是人手一卡,8成以上车主在咪表管辖区域停车后并不使用交通卡付费,而是向停车协管员交付现金后,再由协管员拿自备卡代刷。市交港局透露,尽管咪表在沪遭遇发展瓶颈,但上海对固定式咪表不会取消,暂时也没有扩容计划。
多数司机习惯付现金
记者近日在石门二路的一处咪表停车点看到,这里安排了两名协管员,忙前奔后地接待进入区域内停车的车主,不仅要忙着收费,还要代车主刷卡。 “忙煞忒了,驾驶员大部分都没有交通卡,都是现金付费,我要用自备卡来帮他们刷。 ”协管员对记者说。
接着,记者又来到山西南路咪表停车区,看到一名驾驶员驾车驶入,并称要停车1小时。协管员陈师傅收取15元现金后,拿出自备的交通卡在咪表上刷卡付费。
在徐汇区五原路、卢湾区湖滨路等咪表停车点,都有专门设置的道路停车协管员负责现场收费及代刷卡。
驾驶员反映,交通卡的主要用途是乘轨交、出租车、公交车,平时开车的人很少随身再带一张公交卡。协管员对此也表示:“这很平常,驾驶员一般都不买交通卡,80%以上的驾驶员都是付现金的。 ”
其实,国外不少地区的咪表使用已较为规范成熟,咪表停车区域并不是都由专人管理,通常是由管理人员在几个街区巡察。而沪上咪表收费仍然依靠协管员,对节约人力成本无益,而且也没有完全发挥咪表自身的作用。
沪上咪表停车点缺少车辆锁定装置,必须派专人管理,而国外一些城市的咪表系统一般都有相应的管理设施,如果泊车超时,能自动锁定车轮,车主必须到咪表前补缴费用才能解锁。
山西南路停车协管员说,有的车主就是利用停车点没有锁定装置,趁人不备开车逃费,令协管员防不胜防。
部分咪表区“打折”计费
“人工停车可以讨价还价,咪表收费金额很固定,买交通卡刷卡不合算。 ”车主刘先生说,市南一处咪表停车区域附近有一社会停车点,停车时间如果要延长,车主可以向协管员“讨价还价”,因而吸引了不少车辆前去停车,而在咪表停车区域停车,刷卡收费价格好像给定死了,车主感觉不合算。
为了应对竞争,部分咪表停车区域的收费开始“降格以求”。石门二路停车协管员透露,生意清淡的时候,对车主会少算点停车时间,比如停车2小时应该收35元,却按照一个半小时25元收费,给车主优惠10元。
咪表停车点的收费规则告知不明确,也每每招致车主与管理员双方的不满。石门二路、北京西路路口咪表停车点处高高矗立的一块牌子上显示的收费金额就出现了理解歧义,时常引发驾驶员与管理员之间的争吵。牌上显示:0-15分:4元;15-30分:4元;30-60分,7元。经常有驾驶员指着牌子对协管员说:“停车60分钟不是应该收费7元吗,怎么你要收15元? ”
其实协管员没错,1小时停车收费的确该收15元,牌子上显示的这三个时段的收费有累积含义,即30分钟停车,收费是4元+4元=8元;60分钟停车,收费应该是4元+4元+7元=15元,而牌子上的过于简单的显示容易出现理解歧义,引发了管理者与车主的纠纷。 “我们已经向管理部门反映过这个牌子的问题,可一直没有人来管。 ”协管员抱怨说。
今年还将增添移动式咪表
交研所专家认为,大城市启用停车咪表收费是趋势,但在推广过程中应该遵循市场化选择,循序渐进,即使在城市中心区域,部分中小路段并不一定适合咪表收费。咪表的种类也应该根据停车区域的特点择优上岗,避免出现指令性行为。
市交港局表示,咪表收费是国际通用的停车管理方式,它不仅能方便付费,减少人工管理成本等,还能通过咪表的记录关于停车数量、时段等对各种相关数据,为政府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使用咪表停车收费。
在记者采访时,管理部门坦言,咪表收费在本地推行遇到一些客观问题,比如车主的诚信意识以及交通卡的使用等。尽管遭遇发展瓶颈,上海对固定式咪表不会取消,暂时也没有扩容计划。
市交港局透露,为提升道路停车信息化水平,沪上在维持固定式咪表稳定运营的同时,今年将逐渐实施道路停车使用移动咪表 (手持POS机)收费,凭借移动咪表收费系统,将道路停车场实时车位信息纳入区域停车诱导系统,提升服务水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